图片
爆米花的记忆
作者:董和平
每当那香气扑鼻、金黄酥脆的爆米花出现在眼前,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,那段与爷爷奶奶共度的温暖时光。在那个质朴的年代,我的爷爷奶奶从事着一份充满温情的工作——他们走村串户,为村民们炸制爆米花。在我们黄冈县的那个小角落,这成了一道独特而亲切的风景。
那时,爆米花不仅是农忙时节庄稼人用以慰藉辘辘饥肠的食物,更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甜蜜诱惑。我的爷爷奶奶,就是这份甜蜜记忆的编织者。他们肩挑着沉重的炸爆米花机器,脚步坚定地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每一步都为村民们带去即将到来的欢乐和美味。
图片
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,爆米花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奢侈品。每当爷爷奶奶的爆米花摊在村口支起,总能吸引一群孩子兴奋地围拢过来。他们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,嘴角挂着甜蜜的微笑,小手紧紧握着来之不易的几分钱,准备换取那份期待已久的快乐。而我,作为爷爷奶奶的孙子,自然成了小伙伴们羡慕和追捧的对象。
炸爆米花的过程充满了神秘和期待。爷爷奶奶将精选的大米小心翼翼地倒入机器内,机器内每次只能装下2斤大米,当燃大米最好还是比较干燥一点好,然后点燃火炉,通常用的是无烟煤,偶尔也会是散发着淡淡木香的柴火。随着鼓风机的嗡嗡声,火苗跳跃,机器逐渐升温。大米在机器内翻滚,逐渐膨胀,直到达到临界的高压。就在那一瞬间,爷爷会迅速将机器的出口对准一个特制的容器——一个竹篓连接着的大布口袋。他右手稳稳握着机器尾部的小转盘,左手持一根一尺来长的空心钢管,精准地套在机盖的羊角上。接着,一脚踩下,机器发出“砰”的一声巨响,仿佛是新年最响亮的鞭炮,米花在瞬间喷涌而出,香气弥漫整个村庄,孩子们欢呼雀跃,纷纷用衣兜、帽子甚至是小手去捕捉那些飘散的甜蜜。
图片
爷爷奶奶的爆米花,不仅是孩子们的零嘴,更承载着庄稼人的艰辛与希望。在那个以地为生的年代,农忙时节,庄稼人们往往无暇顾及饮食。而爆米花,因其便于携带、口感酥脆,成了他们田间劳作时充饥的最佳选择。每当夕阳西下,爷爷奶奶收摊回家,他们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拉长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他们总是早出晚归,每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,脸上总是挂着满足而欣慰的笑容。
岁月如梭,时光荏苒。如今,爷爷奶奶已离世多年,炸爆米花的手艺,爷爷传给了我的叔叔,但遗憾的是,他没有继续这份祖业。那曾经轰鸣的炸爆米花机器,也早已静静地躺在角落,锈迹斑斑。然而,那段关于爆米花的记忆,却始终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。它让我懂得,生活中的美好,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。
图片
如今,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,各式各样的零食琳琅满目。但在繁华背后,我总会想起那个年代的爆米花,想起爷爷奶奶那双粗糙却灵巧的手,想起他们脸上那抹淡淡的煤灰和深深的皱纹。它们教会了我珍惜、感恩,让我领悟了生活的真谛。
每当看到香喷喷的爆米花,我都会想起我的爷爷奶奶,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。虽然时光无法倒流,但那段记忆,将永远陪伴着我,像一盏温暖的灯,照亮我前行的路。
图片
作者:董和平,笔名:梦中有你,70后黄冈籍退伍军人,市作家协会会员,区作家协会秘书长,曾有多篇文字见诸报端,以及《湖北日报》,《黄冈日报》,《楚天文艺》,《黄州文艺》等,愿梦里落花三千,借一杯香茗与你结缘字里行间......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飞艇必中三码计划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